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亚洲成av|久久综合成人网|S888AV

當前位置:首頁 > 護理天地 > 健康科普

三問“甲流”疫苗

發布時間:2009-11-22 瀏覽量: 字號: 字號 字號增大 手機上觀看

打開手機掃描二維碼
即可在手機端查看

北京地壇醫院 蔡晧東


  近來,我國甲型H1N1流感的發病人數猛增,人們對“甲流”疫苗接種的關注和熱情明顯升高,并提出了許多問題。今天,我們請專家就醫院患者信箱最近收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解答。


  面對“甲流”的流行和疫苗的接種,許多人都在想:“甲流”疫苗要不要打?打了疫苗會不會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我們可以用一些數字說明這個問題。據我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1月3日披露的最新數據,中國內地已有超過四百萬人接種了“甲流”疫苗,目前報告的不良反應有300多例。也就是說,“甲流”疫苗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不到萬分之一。而最近,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發表了對甲型H1N1流感的詳細分析報告。報告稱,一般季節性流感的傳染率只有十分之一,而“甲流”是一種新發現的病毒,能在人與人之間迅速傳播,傳染率高達三分之一。這種病毒具有在世界范圍內全面暴發的可能性。注射“甲流”疫苗后的保護率可達80%以上。因此,接種“甲流”疫苗的收益明顯高于風險。

  一問 疫苗是否影響藥物的作用?

  一些需要長期服藥的慢性病患者擔心,“甲流”疫苗會對自己所服的藥物產生影響。目前的“甲流”疫苗接種主要是中小學人群,因此還沒有監測到疫苗對一些治療藥物的影響。檢索國內外醫學文獻,以往的流感疫苗偶爾可與茶堿、華法林和苯妥英鈉等藥物發生相互影響,降低這些藥物在體內的代謝,使血中藥物濃度升高,造成毒性反應。因此,新西蘭醫療安全網引用近期《現代醫生》中的文章,提醒廣大醫生要警惕那些接受抗癲癇藥、茶堿類藥和華法令藥物治療的病人在接種“甲流”疫苗時所表現出來的毒性反應。正在接受這些藥物治療的患者在接種“甲流”疫苗后的一個月內要注意監測血藥濃度,根據血藥濃度及時調整原有藥物的治療劑量。另外,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注射“甲流”疫苗可能會影響疫苗的免疫效果。

  最近有報道說,接種“甲流”疫苗之后兩周內如無特殊情況,盡量不要使用抗病毒藥物。因此,一些正在進行抗病毒治療的乙肝患者對此產生疑問。

  藥物是否會影響“甲流”疫苗的免疫效果,目前尚無確鑿證據。因為擔心一些抗病毒藥物,尤其是具有抗流感病毒作用的藥物,可能會降低“甲流”疫苗的抗原性,使疫苗的免疫效果下降,所以專家提出接種“甲流”疫苗之后兩周內如無特殊情況,盡量不要使用抗病毒藥物。但是,對于正在進行抗病毒治療的乙肝患者來說,乙肝屬于必須堅持治療的疾病,一旦中斷治療,很可能出現乙肝病情的復發,或使肝病加重。還有可能因反復停藥而導致病毒耐藥。另外,流感病毒屬于核糖核酸(RNA)病毒,乙肝病毒屬于脫氧核糖核酸(DNA)病毒,目前的抗乙肝病毒藥物對流感病毒無作用。因此,正在進行抗病毒治療的慢性乙肝患者千萬不要因為注射“甲流”疫苗而盲目停藥,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對于使用干擾素治療的乙肝患者,由于干擾素也有引起發熱等反應的可能性,因此最好不要在干擾素治療期間注射“甲流”疫苗,以免加重或增加不良反應。

  二問 季節性流感疫苗與“甲流”疫苗接種應相隔多久?

  有些孩子今年已經注射了季節性流感疫苗,現在學校又在注射“甲流”疫苗。因此一些家長問,季節性流感疫苗與“甲流”疫苗的接種應相隔多久?疫苗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抗體的時間一般至少2周,免疫反應的高峰常常在注射后的1個月左右。另外,我國目前還沒有這兩種疫苗同時接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數據,不知道兩種疫苗接種是否會增加免疫效果,還是減低免疫效果,也不知道兩者聯合會不會有更多的不良反應。因此,季節性流感疫苗和“甲流”疫苗不宜同時接種,兩種疫苗最好間隔一個月以上,以免疫苗接種間隔太近影響了免疫效果或帶來身體不適。

  三問 接種后出現紅腫、皮疹是否正常?

  “甲流”疫苗是把“甲流”病毒接種到最適合它生長的雞胚(也就是民間說的毛雞蛋)里,憑借著雞蛋里的豐富營養,讓病毒迅速生長繁殖。然后再把這些種在雞蛋里的病毒提取出來,加入滅活劑,使病毒失去感染能力。這時的病毒已經失去了它們引起人體生病的能力,但仍然保留著病毒的抗原性(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抗體的能力)。然后再經過純化、裂解等過程,制成可以用于人體的“甲流”疫苗。因此,在疫苗制作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殘留少量雞蛋中的蛋白質,還有可能加入微量有利于疫苗質量穩定的佐劑硫柳汞。這些物質都有可能成為過敏原或抗原,引起人體過敏反應或病理性免疫反應,導致一些不良反應發生。

  就算是疫苗的純度很高,那滅活或裂解的病毒抗原本身也有可能引起機體發生病理性免疫反應。因此,對雞蛋和硫柳汞過敏的人,以往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發生過敏反應的人,對硫酸慶大霉素過敏的人,嚴重過敏體質者不宜接種“甲流”疫苗。另外,疫苗接種后出現注射部位紅腫、全身皮疹和發熱等反應是很正常的,幾天后就會自愈。從目前我國和其他各國“甲流”疫苗接種情況看,嚴重不良反應極為罕見。


  甲流 數字解讀

  80%  

  隨著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大暴發,最近,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相關人士預測道:“隨著第二次過冬,每天會出現10萬名患者,直到全球人口的80%都感染后疫情才會結束。”

  很多人認為,這意味著80%的人可能患上“甲流”。實際上,世界衛生組織所說的“80%都感染”是指感染率,而不是發病率。感染率包括了隱性感染者和“甲流”患者。而“甲流”的隱性感染率很高,另外還有許多僅有輕度咽部癥狀的輕癥感染者。

  “80%都感染后疫情才會結束”這句話是說,只有在80%的人都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包括隱性感染者)后,人群中的大部分人就會有對“甲流”較強的免疫力了。這時,“甲流”就像季節性流感一樣只有少數人得病了,“甲流”的疫情才會結束。   

  1%~10%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大多數“甲流”患者病情較輕,只有1%~10%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療;在住院的病人中,有10%~25%的患者需要接受重癥監護;病死率占住院患者的2%~9%,是總發病人數的0.4%~1.4%。

  以往的季節性流感最容易感染的人群是抵抗力較弱的老人和小孩,但本次“甲流”的易感人群是中小學生和青壯年人。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在全球,“甲流”患者以青少年和青年成人為主。目前,我國“甲流”的發病人數也在快速攀升,而且90%以上的聚集性疫情發生在學校,特別是中小學。

  在這些易感人群中,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三類罹患重癥或者致死病癥的最高風險人群:孕婦,特別在妊娠晚期者;年齡在兩歲以下的兒童;罹患慢性肺部疾病者,包括哮喘病。但是,重癥病例的臨床征象與發生季節性流感流行時的疾病模式存有顯著差異,許多重癥病例發生在以往健康的年輕人身上。這些以往健康的年輕人增加患重病風險的誘發因素現仍不得而知。重癥病例的主要臨床表現是肺炎,這是因為新型H1N1流感病毒可直接導致重癥肺炎。

  盡管如此,“甲流”患者還是以輕癥者為絕大多數。而2003年的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死率是10.34%,平均10人患病就有1人死亡。人感染禽流感更可怕,雖然它很難在人間傳播,但其病死率高達60%以上,幾乎3名患者就有2名死亡。我們也不能把這次甲型流感與90年前的第一次世界流感大流行相比,那時的社會衛生環境和醫療條件以及人類的身體素質與現在有天壤之別,根本無法相提并論。

 

網絡編輯:  來源: 健康報 


關注我們

掃碼查看服務號
(預約掛號、在線繳費、查閱報告)

掃碼查看訂閱號
(醫院動態、靠譜科普)

聯系我們

東湖院區:

南昌市東湖區象山北路128號

0791-88862216

青山湖院區:

南昌市青山南路739號

0791-88676739 

紅谷灘健康管理中心:

南昌市紅谷灘新區綠茵路800號

0791-83872070   

88862328

九龍湖院區:

南昌市紅谷灘區九龍湖街辦鷹潭街777號(鷹潭街地鐵站2號口旁)

18720053781

備案信息

Copyrights ? 2015 南昌市第一醫院 版權所有
備案號:贛ICP備09010013號-1
(洪衛網審 [2015] 第 16 號)
 贛公網安備 36010202000257號

友情鏈接